![并](/d/file/zi/zidian24858.png)
并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并
⒈ ?合在一起:并攏。合并。兼并。
⒉ ?一齊,平排著:并駕齊驅。并重(
)。并行( )。⒊ ?連詞,表平列或進一層:并且。
⒋ ?用在否定詞前,加強否定的語氣,表不像預料的那樣:并不容易。
其他字義
并
⒈ ?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。
異體字
- 幷
- 竮
- 並
- 併
- 竝
漢英互譯
combine、equally、merge、and、moreover
造字法
象形
English
combine, annex; also, what's more
※ 并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并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在線字典查字提供。
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并
〈名〉
(1) 古地名。并州 [Bing prefecture]
(2) 相傳禹治洪水,分天下為九州。并州為九州之一,其地在今河北保定、正定和山西大同、太原一帶。沿用為太原的別稱
(3) 漢置并州,其地在今內蒙古、山西(大部)、河北(一部)。東漢時并入冀州。三國魏復置。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
并、 汾喬木,望秋先隕?!?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(4) 另見
基本詞義
◎ 并
並、併、竝
〈動〉
(1) (會意?!墩f文》:“從二立?!苯鹞淖中?,為二人并立之形。本義:并行,并列)
(2) 同本義 [side by side]
並,併也。從二立,會意。今隸作並?!墩f文》
並行。——《儀禮·鄉射禮》
並立則樂?!抖Y記·儒行》
俄而並乎堯舜?!盾髯印と逍А?/p>
並紐約用組。——《禮記·玉藻》
並驅從兩肩兮,揖我謂我儇兮?!对姟R風·還》
並駕齊驅,而一轂統輻。——《文心雕龍·附會》
且夫堯、 舜、 桀、 紂千世而一出,是比肩并踵而生也?!俄n非子·難勢》
(3) 又如:并列;并肩作戰;并介(不論窮富,都能耿介于守。兼利天下叫并,孤介自守叫介);并夾(古代習射時從箭靶上拔取箭頭的工具);并封(古代傳說中的雙頭獸);并心(同心)
(4) 合并(由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結合一起) [amalgamate;combine]
并力西向?!K洵《六國論》
遂以周瑜, 程普為左右督,將兵與 備并力逆 操?!顿Y治通鑒》
并一而不二?!盾髯印と逍А?/p>
凡五十五章并為蒼頡篇。——《漢書·藝文志》
今野獸并角。——《漢書·終軍傳》
(5) 又如:兼并(容納合并);并疊(收攏;拼湊);并坐(謂因牽連而一并治罪);并兼(合并;并吞)
(6) 兼并;并吞 [annex]
秦初并天下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
巨是凡人,偏在遠郡,行將為人所并,豈足托乎!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魏并 中山?!稇饑摺ぶ猩讲摺?/p>
(7) 又如:并火(即“拼伙”。同伙拼 );并卷(兼并席卷)
(8) 具備 [have]
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,四者難并?!x靈運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》
(9) 通“屏”,“摒”。排除 [get rid of]
至貴,爵國并焉。——《莊子·天運》
(10) 相同 [be identical;same]
行與世異,心與欲并?!怠恫芬杉?/p>
詞性變化
◎ 并
〈副〉
(1) 全,全都 [completely;entirely]
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。——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二人并有愧色。——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
榮賊并非推心待慰帥者。—— 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(2) 又如:并然(完全);據我了解,事情并不是這樣
(3) 一起;一齊;同時 [at the same time;altogether]
陳勝佐之,并 兩尉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劉備周瑜水陸并進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4) 又如:并舉;并日而食(兩天只吃一天的飯);并存不悖(同時存在而不沖突)
◎ 并
<連>
(1) 并且,連 [further more;besides]
杖至百,兩股間濃血流離,并蟲亦不能行捉矣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(2) 又如:我們完全同意并擁護這個報告
(3) 和,以及 [and]
(4) 另見
康熙字典
並【子集上】【一部】 康熙筆畫:8畫,部外筆畫:7畫
《集韻》竝,隷作並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幷【卷八】【從部】
相從也。從從幵聲。一曰從持二爲并。府盈切文三
說文解字注
(幷)相從也。從舊作從。今正。合也。兼也。從從。幵聲。府盈切。十一部。一曰從持二干爲。干舊奪。今依韻會本補。上言形聲。此言會意。干、經典用爲竿。如孑孑干旄是也。二人持二竿。是人持一竿。幷合之意?;蛟?。當出?篆。解云。?或從人。人持二干爲?。人持二干爲?者、猶又持二禾爲兼也。俗幷字之所本也。漢隷作幷。
- 并的詞語 組詞
- 并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