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笓
〈名〉
同“篦”。篦子 [a double-edged fine-toothed comb]
笓,與篦同,去發(fā)垢者?!都崱?/p>
康熙字典
笓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部迷切《集韻》騈迷切,音鼙。取鰕竹器?!恫┭拧敷?、筌謂之笓,可以約物。
又《集韻》頻脂切,音琵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毗至切,音鼻。櫛屬,與枇同。
又《集韻》薄必切,音邲。次也。《集韻》或作篦。亦作箄。
◎ 笓
〈名〉
同“篦”。篦子 [a double-edged fine-toothed comb]
笓,與篦同,去發(fā)垢者?!都崱?/p>
笓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部迷切《集韻》騈迷切,音鼙。取鰕竹器?!恫┭拧敷?、筌謂之笓,可以約物。
又《集韻》頻脂切,音琵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毗至切,音鼻。櫛屬,與枇同。
又《集韻》薄必切,音邲。次也。《集韻》或作篦。亦作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