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褙
〈名〉
古代中國的短外衣 [short robe]。如:褙子(背子。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。始于唐,宋代男女皆穿,因使用和時間的不同,其形式變化甚多);褙褡(無袖的上衣。俗稱背心)
詞性變化
◎ 褙
〈動〉
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 [stick]。如:褙裱(裱褙)
康熙字典
褙【申集下】【衣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集韻》補妹切,音背。同?。《類篇》襦也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背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也。從肉北聲。補妹切
說文解字注
(背)脊也。?部曰。脊、背呂也。然則脊者、背之一端。背不止於脊。如髀者股外、股不止於髀也。云背脊也、股髀也。文法正同。周易。艮其背。不獲其身。從肉。北聲。補妹切。古音在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