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斫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斤,石聲。斤,斧屬。本義:斧刃)
(2) 同本義 [edge (of an axe)]
斧以金為斫。——《墨子》
(3) 大鋤 [big hoe]
二月冰解地干,燒而耕之,仍即下水,十日塊既散液,持木斫平之,納種如前法。——《齊民要術》
詞性變化
◎ 斫
〈動〉
(1) 用刀、斧等砍劈 [hack with a knife or an axe]
因拔刀斫前奏案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》
斫而為琴,弦而鼓之。——明· 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
斫直、刪密、鋤正。——清· 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揮刀奮斫所當無不披靡。(奮斫:盡力砍 )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事類》
(2) 又如:斫旗(砍倒彩旗);斫柴(砍柴);斫柴囡(砍柴的小孩);斫木(被砍削的樹);斫刈(砍 );斫地(砍地。表示氣憤);斫伐(砍伐)
(3) 攻擊 [attack]
先期率步騎萬人夜斫敵營。——《宋史》
(4) 又如:斫營(偷襲敵營;劫營);斫喪(催殘;傷害)
(5) 擊 [strike]
白晝入樂府攻射官寺,縛束長吏子弟,斫破器物。——《漢書》
康熙字典
斫【卯集下】【斤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唐韻》之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職略切,音灼。《說文》擊也。《玉篇》刀斫。《後漢·呂布傳》拔戟斫機。《枚乗·七發》使琴摯斫斬以爲琴。
又《揚子·方言》揚越之郊,凡人相侮以爲無知,謂之聑,或謂之斫。《註》斫,郗斫頑直之貌,今關西語亦皆然。
又姓。《廣韻》漢複姓有斫胥氏,何氏姓苑云:今平陽人。
又《集韻》尺約切,音婥。硸斫,不解悟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斫【卷十四】【斤部】
擊也。從斤石聲。之若切
說文解字注
(斫)擊也。擊者、攴也。凡斫木、斫地、斫人皆曰斫矣。從斤。石聲。之若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- 斫的詞語 組詞
- 斫的成語
- máo cí bù jiǎn,cǎi chuán bù zhuó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
- cuī huā zhuó liǔ摧花斫柳
- pò gū wéi yuán,zhuó diāo wéi pǔ破觚為圓,斫雕為樸
- zhuó fāng wéi yuán斫方為圓
- dà jiàng bù zhuó大匠不斫
- qiān rì zhuó chái yī rì shāo千日斫柴一日燒
- zhuó diāo wéi pǔ斫雕為樸
- cǎi chuán bù zhuó采椽不斫
- yǐng rén jīn zhuó郢人斤斫
- chéng fēng zhī zhuó成風之斫
- zhuó lún lǎo shǒu斫輪老手
- pǔ zhuó zhī cái樸斫之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