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迓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言(
),牙聲。本義:迎接)(2) 同“訝”。同本義 [meet face to face;move towards]
迓,迎也。古本皆作訝?!稜栄拧?/p>
子迓續乃命于天?!稌けP庚》
弗迓克奔?!稌つ潦摹?/p>
迓晉侯于 新宮?!蹲髠鳌こ晒辍?/p>
(3) 又如:有失迎迓
(4) 溜走 [slip away]
何曾敢與他和尚爭鋒,望著直南下便迓?!稹?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
康熙字典
迓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五駕切《集韻》魚駕切,音訝?!墩f文》相迎也。《書·盤庚》予迓續乃命于天。
又《洛誥》旁作穆穆迓衡?!对]》言迎治平也。
又通作訝?!吨芏Y·秋官·訝士註》訝,迎也,士官之掌迎四方賔客者。
又通作御?!对姟ふ倌稀钒賰捎?/p>
又《小雅》以御田祖。
又通作衙。《周禮·夏官·田僕設驅逆之車註》驅禽使前趨獲,逆衙還之,使不出圍。衙本作御,五嫁反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訝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相迎也。從言牙聲?!吨芏Y》曰:“諸侯有卿訝發。”迓,訝或從辵。吾駕切
說文解字注
(訝)相迎也。周禮曰。諸矦有卿訝也。秋官掌訝職文。惟周禮作訝。他經皆作御。如詩百?御之。毛曰。御、迎也。以御田祖。箋云。御、迎也。書予御續乃命于天、弗御克奔、以役西土、御衡不迷、某氏皆訓迎。故衞包遂皆改爲迓。士昏禮媵御、曲禮大夫士必自御之、穀梁傳跛者御跛者、眇者御眇者、列子遇駭鹿御而擊之皆訓迎。則皆訝之同音假借。從言。迎必有言。故從言。牙聲。吾駕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此下鉉增迓字。云訝或從辵。爲十九文之一。按迓俗字。岀於許後。衞包無識。用以改經。不必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