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崴
〈形〉
山谷不平的樣子 [(of mountain valley) rugged]。如:崴嵬(高低不平的樣子);崴魁(不平的樣子)
詞性變化
◎ 崴
〈動(dòng)〉
扭傷 [sprain]。如:把腳崴了
◎ 崴
〈名〉
(1) 〈方〉∶稱山、水彎曲的地方。多用于地名 [bend]。如:海參崴
(2) 另見(jiàn)
基本詞義
◎ 崴
另見(jiàn)
康熙字典
崴【寅集中】【山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乙皆切《集韻》烏回切,音碨。《埤蒼》崴?,不平也。一曰山形。《楚辭·九章》軫石崴嵬。蹇吾願(yuàn)兮。《註》崴嵬,高貌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烏買切,音嵔。崴,山谷不平貌。互見(jiàn)後?字註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畏【卷九】【甶部】
惡也。從甶,虎省。鬼頭而虎爪,可畏也。,古文省。於胃切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畏)惡也。從甶、虎省。虎上體省而兒不省。兒者、似人足而有爪也。於貴切。十五部。鬼頭而虎爪。可畏也。說(shuō)會(huì)意。
()古文省。下象爪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