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豕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豬形,長吻,大腹,四蹄,有尾。本義:豬)同本義 [swine;hog;pig]
豕,彘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六畜蕃息豚豕豬。——《急就篇》。顏注:“豕者,彘之總名也。”
有豕白蹢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漸漸之石》
豕首縱目。——《楚辭·大招》
有讀史記者曰:“晉師三豕涉河。” 子夏曰:“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與三相近,豕與亥相似。”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傳》
(2) 又如:豕心(豕貪食,用以比喻貪婪無厭之心);豕仙(戰國時朔人獻給燕昭王大豕,此豕年歲已有一百二十年,故稱豕仙);豕牢(養豬的房舍);豕突(象野豬一樣奔跑亂竄);豕首(豬頭似的臉形)
康熙字典
豕【酉集中】【豕部】 康熙筆畫:7畫,部外筆畫:0畫
〔古文〕《廣韻》施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賞是切《正韻》詩止切,音始。《說文》彘也。竭其尾,故謂之豕,象毛足而後有尾。《徐曰》竭,舉也。《玉篇》豬豨之總名。《揚子·方言》豬,關東西或謂之彘,或謂之豕。《林氏小說》以其食不絜,故名之豕。《大戴禮·易本命》四主時,時主豕,故豕四月而生。《本草綱目》李時珍曰:在畜屬水,在卦屬坎,在禽應室星。《易·說卦》坎爲豕。《埤雅》坎性趨下,豕能俯其首,又喜穢,亦水畜也。《詩·小雅》有豕白蹢,烝涉波矣。《傳》犬喜雪,馬喜風,豕喜雨,故天將久雨,則豕進涉水波。《禮·曲禮》豕曰剛鬣。《疏》豕肥則毛鬣剛大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食醫》凡會膳食之宜,豕宜稷。《疏》豭豬味酸,牝豬味苦,稷米味甘,是甘苦相成。
又國名。《左傳·襄二十四年》范宣子曰:昔匄之祖在商爲豕韋氏。《註》豕韋,國名。
又星名。《博雅》營室謂之豕韋。
又《史記·天官書》奎曰封豕,爲溝瀆。《前漢·天文志》作封豨。
又藥名。《爾雅·釋草》茢薽,豕首。《疏》豕首,一名彘顱,南人名爲地菘,今江東呼豨首,可以煼蠶蛹。
又《莊子·徐無鬼》藥也,豕零也。《註》豕橐一名苓根,似豬屎,其塊零落而下故也。《韓愈·進學解》作豨苓。《註》楚人呼豬爲豨,卽豬苓是也。《本草綱目》一名豭豬屎。
又《集韻》亥古作豕。《正字通》《家語》或讀史云:三豕渡河。子夏曰:己亥渡河。己譌爲三,亥譌爲豕。或曰支干內有五亥,己亥位居三,三豕渡河是隱語。《說文》亥與豕溷。李陽冰曰:古文亥比豕加一畫,《說文》溷亂,不足信。
又葉施智切,施去聲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格蝦蛤,鋋猛氏。羂騕褭,射封豕。《韻會小補》相如賦本文一段俱上聲,《吳棫·韻補》以豕字葉入寘韻,誤。《字彙》凡偏傍從豕者,俗省作豕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豕【卷九】【豕部】
彘也。竭其尾,故謂之豕。象毛足而後有尾。讀與豨同。按:今丗字,誤以豕爲彘,以彘爲豕。何以明之?爲啄琢從豕,蟸從彘。皆取其聲,以是明之。凡豕之屬皆從豕。,古文。式視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此語未詳,或後人所加。
說文解字注
(豕)彘也。彑部。彘、豕也。是二篆爲轉注。小雅傳曰。豕、豬也。毛渾言之。許分別言名豕、名彘、名豬之故。竭其尾。故謂之豕。此與後蹏廢故謂之彘、相對成文。於其音求其義也。立部曰。竭者、負舉也。豕怒而豎其尾則謂之豕。象毛足而後有尾。毛當作頭四二字。轉寫之誤。馬篆下曰。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。象篆下曰。象耳牙四足之形。芉篆下曰。從?、象四足尾之形。豕首畫象其頭。次象其四足。末象其尾。讀與豨同。左傳。封豕長蛇。淮南書作封豨脩蛇。式視切。十五部。廣韻施是切。按今世字誤?豖爲豕、以彖爲彖。何?朙之。爲啄琢從豖、蠡從彖皆取其聲。?是朙之。此三十三字未必爲許語。而各本譌舛特甚。今正之。啄、琢用豕絆足行之豖爲聲。俗乃作啄、琢。是豖誤爲豕也。蠡從彑部訓豕之彖爲聲。俗乃作蠡。是彖誤爲彖也。故皆爲今世字誤。彑部曰。彖讀若弛。許書?部之蠡、心部之?皆從彖爲聲。在古音十六部。各本譌云今世字誤以豕爲彘、以彘爲豕。何以明之。爲啄從豕、蟸從彘皆取其聲。不可讀。或正之。又不知蠡之本彖聲、而非從彖也。凡豕之屬皆從豕。
()古文。古文與亥同字。說詳亥部。按此下當有象髦足三字。猶?下云象髦足也。丿象髦。?象足。?象爪字也。
- 豕的詞語 組詞
- 豕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