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潸
澘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水,散省聲。本義:流淚的樣子) 同本義 [tearfully]
潸,涕流貌。——《說文》
流涕長潸。——《史記·扁倉傳》
潸焉出涕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
(2) 又如:潸泫(潸然,潸潸。淚流不止的樣子)
詞性變化
◎ 潸
〈動〉
(1) 流淚 [shed tears]
腸斷離家淚暗潸。——清· 湘靈子《軒亭冤·哭墓》
(2) 又如:潸慨(流淚感嘆);潸淚(流淚)
◎ 潸
〈名〉
(1) 淚水 [tear]
茵席留余潸。——陸游《樓上醉書》
(2) 又如:潸流(淚水流淌)
康熙字典
潸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廣韻》所姦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師姦切,音刪。《說文》涕流貌。《詩·小雅》潸焉出涕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數版切,音
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所晏切,音訕。義
同。俗從林,誤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潸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涕流皃。從水,省聲。《詩》曰:“潸焉出涕。”所姦切
說文解字注
(潸)涕流皃。小雅大東曰。潸焉出涕。毛云。潸、涕下皃。從水。省聲。所姦切。十四部。詩曰。潸焉出涕。焉韻會作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