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纴
紝、絍
〈名〉
(1) 織布帛的紗縷 [silk and thread]
纴,機縷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織纴組紃。——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
執(zhí)針織纴,皆百人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
婦人不得紡績織纴。——《漢書·嚴助傳》
(2) 指紡織 [spinning and weaving]
侍兒五三,可充纴織;家僮數(shù)四,足代耕耘。——《北史·蕭大圜傳》
(3) 繒帛 [silk fabric]
其婦女莊櫛織纴皆取成于婢仆。——《晉書》
詞性變化
◎ 纴
紝
〈動〉
(1) 繞線。泛指紡織 [sew;stitch]。如:纴織(織纴。紡紗織布)
(2) 今也指縫制衣服 [sew]。如:縫纴
(3) 穿,引 [thread]
石斛數(shù)條,去根如筒子,一邊纴入耳中。——《本草綱目》
康熙字典
紝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《韻會》如林切,音壬。《說文》機縷也。《類篇》織也。《禮·內(nèi)則》織紝組紃。《疏》紝爲繒帛。《左傳·成二年》孟孫請往賂之,以執(zhí)斲、執(zhí)鍼、織紝,皆百人。《註》織紝,織繒布者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鴆切,音妊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尼心切,音?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紝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機縷也。從糸壬聲。?,紝或從任。如甚切
說文解字注
(紝)機縷也。蠶曰絲。麻曰縷。縷者、綫也。綫者、縷也。喪服言縷若干升。孟子以麻縷絲絮竝言。皆謂麻也。然亦有麻絲竝言縷者。機縷是也。機縷、今之機頭。內(nèi)則曰。執(zhí)麻枲。治絲繭。織紝組紃。紝合麻枲絲繭言之。左傳魯賂楚以執(zhí)?、執(zhí)鍼、織紝皆百人。杜曰。織紝、織繒布者。從糸。壬聲。如甚切。七部。按此字經(jīng)典及玉篇廣韻皆平聲。豈唐韻有上聲一切耶。?二徐誤耳。
(?)紝或從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