嘆觀止矣
![嘆觀止矣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8050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。
出處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記載: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各種樂舞,看到舜時的樂舞,十分贊美,說:“觀止矣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
注音ㄊㄢˋ ㄍㄨㄢ ㄓˇ 一ˇ
繁體嘆觀止矣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兒女情多(意思解釋)
- 離世遁上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鶴立雞群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照葫蘆畫瓢(意思解釋)
- 連編累牘(意思解釋)
- 止沸益薪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※ 嘆觀止矣的意思解釋、嘆觀止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條條大路通羅馬 |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,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惡衣惡食 | 惡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亂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。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慌里慌張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揮戈反日 | 揮舞兵器,趕回太陽。比喻排除困難,扭轉危局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拆東墻補西墻 | 拆倒東邊的墻,以修補西邊的墻。比喻臨時勉強應付。亦比喻臨時救急,不是根本辦法。 |
顧影自憐 | 看著影子;自己憐惜自己。原形容孤獨失意;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
胡同 | 指只有一個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絕境、絕路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