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 無論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格 勿論”。
出處郭沫若《中國史稿》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:“清政府以‘格 無論’對付人民,人民也以‘格 無論’對待賣國賊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é shā wú lùn
注音ㄍㄜˊ ㄕㄚ ㄨˊ ㄌㄨㄣˋ
繁體格殺無論
感情格 無論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可將拒捕的人當場打 。
近義詞格 勿論、格 不論、格 弗論
英語kill on the spot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初生之犢不畏虎(意思解釋)
- 雪兆豐年(意思解釋)
- 打腫臉充胖子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孜孜以求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一寸光陰一寸金(意思解釋)
- 永垂不朽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龍馭上賓(意思解釋)
- 白草黃云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無稽之談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※ 格 無論的意思解釋、格 無論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富貴驕人 | 富:有錢;貴:指有地位。有財有勢,盛氣凌人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算無遺策 | 算:計劃;遺策:失算。形容策劃精密準確,從來沒有失算。 |
玩世不恭 |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。玩世:用消極、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;不恭:不嚴肅。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眼紅:激怒的樣子。仇敵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 后的 。餓 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 的悲慘景象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掛冠歸去 | 冠:帽子,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掛起來。比喻辭官回家。 |
古為今用 | 指批判地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化遺產;使它為人民服務;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。 |
按捺不住 | 按捺:抑制;克制。指激動、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。 |
春深似海 | 春天美麗的景色像大海一樣深廣。形容到處充滿了明媚的春光。 |
坐耗山空 | 指只消費不生產,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。 |
摧枯拉朽 | 摧:破壞;枯:枯草;拉:折斷;朽:朽爛的木頭。比喻腐朽勢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毀。原作“摧枯折腐”。 |
泥塑木雕 | 用泥土塑造、木頭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