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同止水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形容心境平靜,毫無雜念。同“心如止水”。
出處唐 白居易《答元八郎中、楊十二博士》詩:“身覺浮云無所著,心同止水有何情。但知瀟灑疏朝市, 不要崎嶇隱姓名。”
例子骨將槁木齊,心同止水凈。筆頭指金波,座上橫玉柄。唐 李山甫《山中答劉書記寓懷》詩
基礎信息
拼音xīn rú zhǐ shuǐ
注音ㄒ一ㄣ ㄖㄨˊ ㄓˇ ㄕㄨㄟˇ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低做小(意思解釋)
- 自暴自棄(意思解釋)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年少無知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百無一是(意思解釋)
- 紛亂如麻(意思解釋)
- 白發(fā)蒼蒼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風和日麗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背鄉(xiāng)離井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離本趣末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茍合取容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騰聲飛實(意思解釋)
- 揮戈反日(意思解釋)
※ 心同止水的意思解釋、心同止水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婦人醇酒 | 謂沉湎于酒色。語本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閑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雪兆豐年 |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萬里長城 | 指我國長城。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。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(tǒng)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慌不擇路 | 勢急心慌,顧不上選擇道路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單刀直入 | 單刀:短柄長刀;直:徑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認準目標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說話、辦事直截了當;不繞彎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