卑己自牧
![卑己自牧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2156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卑:謙;牧:養。以謙遜的態度修身養性。
出處郭沫若《再談郁達夫》:“魯迅的韌,聞一多的剛,郁達夫的卑己自牧,我認為是文壇的三絕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ēi jǐ zì mù
注音ㄅㄟ ㄐ一ˇ ㄗˋ ㄇㄨˋ
感情卑己自牧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自身修養。
近義詞卑以自牧
英語keep modest so as to cultivate one's moral charact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倒栽蔥(意思解釋)
- 來去無蹤(意思解釋)
- 將計就計(意思解釋)
- 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方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飛檐走壁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少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逢人說項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※ 卑己自牧的意思解釋、卑己自牧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別人的事。 |
圓顱方趾 | 方腳圓頭。指人類。 |
暈頭轉向 | 暈:頭腦發昏;轉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舉賢任能 | 舉:推薦,選拔。舉薦賢者,任用能人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角巾素服 |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霜露之悲 |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薪盡火滅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 亡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反戈一擊 | 反:反轉;調轉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;尖頭橫刃;長柄;像矛。調轉矛頭;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。比喻掉轉方向;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湖海飄零 | 飄零:飄泊。居無定所,四處飄泊。 |
神不知鬼不覺 | 指形跡隱秘,不為人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