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文兼武
![秉文兼武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5430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猶言能文能武。
出處唐 牛肅《紀聞 吳保安》:“李將軍秉文兼武,受命專征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ǐng wén jiān wǔ
注音ㄅ一ㄥˇ ㄨㄣˊ ㄐ一ㄢ ㄨˇ
感情秉文兼武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本事。
近義詞秉文經武、能文能武
反義詞不文不武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學無止境(意思解釋)
- 夸大其詞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要面子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富貴驕人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聊以自慰(意思解釋)
- 識字知書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舉直錯枉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學而優則仕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膽大心小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馳魂宕魄(意思解釋)
※ 秉文兼武的意思解釋、秉文兼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回心轉意 | 回、轉:掉轉、扭轉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慮;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。 |
學以致用 |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。致:使達到;用:實際應用。 |
裾馬襟牛 |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馬牛”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學而不厭 |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。形容好學。厭:滿足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法不阿貴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討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。意思是秉公執法;不畏權貴。 |
牽腸掛肚 |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。形容非常掛念;不放心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形影相隨 |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。形容關系密切;永不分離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精兵強將 | 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將領。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無所用心 | 用心:動腦筋。指不動腦筋;什么事情都不關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