嘗鼎一臠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;臠:切成塊的肉。嘗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。
出處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察今》:“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、一鼎之調。”
例子那上等的,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,那下等的,也有那些逐臭之夫,垂涎著嘗鼎一臠。(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回)
基礎信息
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
注音ㄔㄤˊ ㄉ一ㄥˇ 一 ㄌㄨㄢˊ
繁體嘗鼎一臠
感情嘗鼎一臠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;比喻根據部分可以推斷全部。
近義詞聞一知十
英語straws in the wind―from one learn all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低做小(意思解釋)
- 使心用腹(意思解釋)
- 本位主義(意思解釋)
- 有兩下子(意思解釋)
- 噓寒問暖(意思解釋)
- 老奸巨猾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顧(意思解釋)
- 直截了當(意思解釋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釋)
- 之 靡二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分路揚鑣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※ 嘗鼎一臠的意思解釋、嘗鼎一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|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;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。形容思想感情相通;再遠也親近。海內;四海之內;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;把國內稱為海內;現泛指世界。天涯:天邊;比鄰:緊靠的邊鄰。 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官僚主義 |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,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定國安邦 | 邦:國家。治理和保衛國家,使國家安定穩固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屢試不爽 |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