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本抑末
![崇本抑末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757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注重根本,輕視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農業,“末”多指工商業。
出處《三國志·魏志·司馬芝傳》:“王者之治,崇本抑末,務農重谷。”
例子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。世儒不察,以工商為末,妄議抑之。清·黃宗羲《明夷待訪錄·財計三》
基礎信息
拼音chóng běn yì mò
注音ㄔㄨㄥˊ ㄅㄣˇ 一ˋ ㄇㄛˋ
感情崇本抑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抉擇。
反義詞本末倒置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反哺之私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狐 首丘(意思解釋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釋)
- 風流才子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之 靡二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 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斷織勸學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諸如此類(意思解釋)
※ 崇本抑末的意思解釋、崇本抑末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天王老子 | 比喻至尊至貴、最有權威的人。 |
一視同仁 | 視:看待;仁:仁愛。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親疏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膽如斗大 | 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驚鴻艷影 | 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語重心長 | 重:鄭重。懇切話說得誠懇;有分量;心意深長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