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赴湯火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蹈湯赴火”。
出處唐·孫揆《靈應傳》:“君子 身以成仁,殉其毅烈,蹈赴湯火,旁雪不平,乃寶之志也。”
例子犬馬之報,惟力是視,雖蹈赴湯火所不辭。清·王韜《代上廣府馮太守書》
基礎信息
拼音dǎo fù tāng huǒ
注音ㄉㄠˇ ㄈㄨˋ ㄊㄤ ㄏㄨㄛˇ
繁體蹈赴湯火
感情蹈赴湯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蹈湯赴火
英語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大公無私(意思解釋)
- 天王老子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林下風致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飽食暖衣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事與愿違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禮壞樂缺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※ 蹈赴湯火的意思解釋、蹈赴湯火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手锏 | 喻指取勝的絕招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之 靡二 | 同“之 靡它”。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一寸光陰:指日影移動一寸;形容很短的時間。形容時間的寶貴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 ,要命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迷離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西學東漸 | 漸:流入。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
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 |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 |
美食甘寢 | 甘:美好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形容生活舒適安逸。 |
適得其反 |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。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。 |
怪模怪樣 | 形態奇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