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仁履義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遵循仁義之道。
出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六回:“論安老爺這個人蹈仁履義,折矩周規,不得不謂之醇儒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ǎo rén lǚ yì
注音ㄉㄠˇ ㄖㄣˊ ㄌㄩˇ 一ˋ
繁體蹈仁履義
感情蹈仁履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世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在此一舉(意思解釋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釋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釋)
- 嚴陣以待(意思解釋)
- 如履薄冰(意思解釋)
- 酒囊飯袋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生龍活虎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烏合之眾(意思解釋)
- 繩鋸木斷(意思解釋)
- 出頭露面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認賊作父(意思解釋)
- 引領翹首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伸手不見五指(意思解釋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釋)
※ 蹈仁履義的意思解釋、蹈仁履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蔽:遮蓋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,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。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體。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授:給予;受:接受;親:親自接觸。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、言談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自強不息 | 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言而無信 | 信:信用。說話不算數;沒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迭床架屋 | 床上擱床,屋上架屋。比喻重復、累贅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千家萬戶 | 眾多人家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轉彎磨角 | 見“轉彎抹角”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無理;直:有理。指對事物的評斷。 |
爭分奪秒 | 不放過一分一秒;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。也作“分秒必爭”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;形容恩義極為深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