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小魯
![登山小魯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9767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學問既高便能融會貫通,眼光遠大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”
例子三皇內文,九鼎丹法,莫不究其條貫,猶登山而小魯;踐其戶庭,若披云而見日。(唐 岑文本《京師至德觀法主孟法師碑銘序》)
基礎信息
拼音dēng shān xiǎo lǔ
注音ㄉㄥ ㄕㄢ ㄒ一ㄠˇ ㄌㄨˇ
繁體登山小魯
感情登山小魯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指登高望遠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寸進尺退(意思解釋)
- 強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人才濟濟(意思解釋)
- 褒善貶惡(意思解釋)
- 志滿意得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屈指一算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吃不了兜著走(意思解釋)
- 己溺己饑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對頭(意思解釋)
- 動魄驚心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淺見薄識(意思解釋)
- 沉魚落雁(意思解釋)
- 餓殍滿道(意思解釋)
- 孤注一擲(意思解釋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釋)
- 池魚之殃(意思解釋)
- 持之以恒(意思解釋)
※ 登山小魯的意思解釋、登山小魯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放牛歸馬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鍥而不舍 | 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丑聲遠播 |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 路;自取滅亡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 |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命途多舛 | 舛:不順,不幸。命運充滿不順。指一生坎坷,屢受挫折。 |
聲色狗馬 | 聲色:歌舞和女色;狗馬:養狗和騎馬。后來二語連用;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。 |
弊多利少 | 指弊端超過有利。 |
異軍突起 | 異軍:另外一支軍隊。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