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目喉舌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喉舌:代言人。比喻作為搜集、了解情況和宣傳政策的工具。
出處田流《我上的第一堂黨的新聞課》:“報紙是黨的耳目喉舌,是黨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紐帶。”
例子《人民日報》起到黨的耳目喉舌的作用
基礎信息
拼音ěr mù hóu shé
注音ㄦˇ ㄇㄨˋ ㄏㄡˊ ㄕㄜˊ
感情耳目喉舌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多用于比喻句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驕生慣養(意思解釋)
- 假公濟私(意思解釋)
- 當仁不讓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釋)
- 前腳后腳(意思解釋)
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※ 耳目喉舌的意思解釋、耳目喉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沒里沒外 | 里外不分,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珠玉之論 | 形容精辟的言論,卓越的見解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汗馬功勞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雷大雨小 | 比喻說得多,做得少,聲勢很大,實效很小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洗耳恭聽 | 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。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。指專心地聽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爭事端。 |
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|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。 |
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氣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態。指稱梅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