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目昭彰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昭彰:十分明顯,人所共見。眾人已聽到和看到,十分明顯。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無法藏匿。
出處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十七回:“卻說刑部審問過,見耳目昭彰,料難隱瞞,十分為過學士不安,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。”
例子說刑部審問過,見耳目昭彰,料難隱瞞十分為過學士不安,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。(清 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十七回)
基礎信息
拼音ěr mù zhāo zhāng
注音ㄦˇ ㄇㄨˋ ㄓㄠ ㄓㄤ
繁體耳目炤彰
感情耳目昭彰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清清楚楚,無法藏匿。
近義詞眾目睽睽
英語be known to all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上天無路,入地無門(意思解釋)
- 經史子集(意思解釋)
- 鬼怕惡人(意思解釋)
- 齊頭并進(意思解釋)
- 蠢蠢欲動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纏綿悱惻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珠還合浦(意思解釋)
- 切樹倒根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飛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揮戈反日(意思解釋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進退維谷(意思解釋)
- 一偏之論(意思解釋)
- 專心致志(意思解釋)
※ 耳目昭彰的意思解釋、耳目昭彰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價值千金的皮衣,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。比喻積小才能成大,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。 |
將計就計 |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。 |
走馬觀花 |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觀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傳說中堅守信約的人,他為守約而甘心淹 。比喻只知道守約,而不懂得權衡利害關系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喟然長嘆 | 喟然:嘆氣的樣子。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。 |
喜新厭舊 | 厭:厭惡。喜歡新的;厭棄舊的。多指用情不專一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揚威耀武 | 見“揚威曜武”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紛亂如麻 | 麻:麻團。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民不畏 | 畏:懼怕。人民不怕 。形容不怕 的氣慨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;裕后:恩澤流傳及子孫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績顯著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見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。形容極其明顯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