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蒙振聵
![發蒙振聵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2636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聲音很大,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。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。
出處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4回:“先生,你這一番議論,真可謂之發蒙振聵。”
例子先生,你這一番議論,真可謂之發蒙振聵。(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四回)
基礎信息
拼音fā méng zhèn kuì
注音ㄈㄚ ㄇ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繁體發蒙振聵
感情發蒙振聵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褒義。
近義詞振聾發聵
英語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墨守成規(意思解釋)
- 武不善作(意思解釋)
- 一本正經(意思解釋)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(意思解釋)
- 眾喣山動(意思解釋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釋)
- 滿山遍野(意思解釋)
- 珠宮貝闕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顧影弄姿(意思解釋)
- 安眉帶眼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牛郎織女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※ 發蒙振聵的意思解釋、發蒙振聵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絕長續短 |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 |
恨鐵不成鋼 |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。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;恨他不爭氣;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。 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不屑一顧 | 不屑:認為不值得;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;一顧:看一下。不值得一看。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。 |
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不敢茍同 | 茍:茍且。不敢隨便地同事。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。 |
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負擔重。猶言力不勝任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弦外之響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生龍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臨危受命 |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驚鴻艷影 | 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 。坐著等 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狂風暴雨 | 大風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