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浪形骸
![放浪形骸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0303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放浪:放縱;不受拘束;形骸:人的形體、形跡。指行為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;曠達(dá)豪爽。
出處《晉書 王羲之傳》:“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”
例子惟有與寶在一起,他才可以忘卻自己的身份,放浪形骸,領(lǐng)略“人貴適意”的真趣。(高陽《玉座珠簾》上冊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
注音ㄈㄤˋ ㄌㄤˋ ㄒ一ㄥˊ ㄏㄞˊ
正音“骸”,不能讀作“hài”。
感情放浪形骸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人很放蕩。
辨形“形”,不能寫作“行”。
辨析放浪形骸與“放蕩不羈”有別:放浪形骸只用于人;形容人的氣質(zhì)、風(fēng)度、行為;一般不作狀語;“放蕩不羈”用于人;主要指行為;也可用于其他事物;如河水;狂風(fēng)等;常作狀語。
近義詞放蕩不羈、倜儻不羈
反義詞循規(guī)蹈矩、規(guī)行矩步
英語unrestraine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禍絕福連(意思解釋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拆東墻補(bǔ)西墻(意思解釋)
- 神不知鬼不覺(意思解釋)
-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(意思解釋)
- 古來今往(意思解釋)
- 超凡入圣(意思解釋)
- 拳頭產(chǎn)品(意思解釋)
- 說來話長(意思解釋)
- 貌合神離(意思解釋)
- 專心致志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- 合從連衡(意思解釋)
※ 放浪形骸的意思解釋、放浪形骸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狼號鬼哭 | 形容哭聲凄慘。 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(jié)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識文斷字 | 知曉文字。 |
星霜屢移 | 星霜:星辰運(yùn)轉(zhuǎn),一年循環(huán)一次,每年秋季降霜,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。表示歲月更換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(biāo)榜的“名士”。舊指冒充風(fēng)雅的人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(dá)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存而不議 | 存:保留;議:討論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(jìn)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(dāng)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孜孜以求 | 不知疲倦地探求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囊螢照雪 | 囊螢: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。形容家境貧寒,勤苦讀書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粗制濫造 | 粗:粗糙;濫:過多而不加以節(jié)制。原指產(chǎn)品制作粗糙;只求數(shù)量;不顧質(zhì)量。現(xiàn)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講求質(zhì)量。 |
進(jìn)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(yù)之詞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(qū)別。根據(jù)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(fù)得或人去而復(fù)回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(fēng)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滿面春風(fēng) | 春風(fēng):春天溫暖的風(fēng)。本指春風(fēng)拂面;溫暖宜人。現(xiàn)指心情喜悅;滿臉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致知格物 | 致知:獲得知識;格物:推究事理。獲得知識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