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持顛
![扶危持顛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402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扶:幫助;持:握,把握;顛:倒,傾倒。指挽回處于危難中的國家或人。
出處唐 杜光庭《虬髯客傳》:“素驕貴,末年愈甚,無復知所負荷,扶危持顛。”
例子而況肩巨任大,扶危持顛,肯相辜負哉!明 李贄《焚書 與友朋書》
基礎信息
拼音fú wēi chí diān
注音ㄈㄨˊ ㄨㄟ ㄔˊ ㄉ一ㄢ
繁體扶危持顛
感情扶危持顛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人本事大。
近義詞扶危持傾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身之處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快馬加鞭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縱橫開合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播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高步闊視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坐懷不亂(意思解釋)
- 前赴后繼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- 識時務者為俊杰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掛冠歸去(意思解釋)
※ 扶危持顛的意思解釋、扶危持顛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
剛正不阿 | 剛:剛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 |
綠林大盜 |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。 |
習非成是 |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,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蠢蠢欲動 | 蠢蠢:爬蟲蠕動的樣子。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。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;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。 |
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爭端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狂風暴雨 | 大風大雨。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。 |
駕輕就熟 | 駕:趕馬車;輕:指輕便的車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。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走過場 |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,卻不實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