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拯溺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溺:落水。扶助危難者,救起落水者。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。
出處唐·崔佑甫《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銘》:“常州之義篤于友,用之有常,行之可久,扶危拯溺,爾身我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ú wēi zhěng nì
注音ㄈㄨˊ ㄨㄟ ㄓㄥˇ ㄋ一ˋ
感情扶危拯溺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世。
近義詞救民水火
反義詞落井下石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脆而不堅(意思解釋)
- 身無分文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殘花敗柳(意思解釋)
- 響答影隨(意思解釋)
- 一時一刻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明爭暗斗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讜言直聲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暴露無遺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※ 扶危拯溺的意思解釋、扶危拯溺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自拔來歸 | 拔:擺脫,離開。自覺離開惡劣環境,歸向光明。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。 |
一視同仁 | 視:看待;仁:仁愛。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親疏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勞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多謀善慮 | 謀:謀劃,策劃;慮:思考。富于智謀,又善于思考。 |
又紅又專 |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,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。 |
動蕩不定 | 蕩:搖動。動蕩搖擺,不安定。形容局勢不穩定,不平靜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、蒙騙人。 |
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英勇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勝友如云 | 勝友:良友。許多良友聚集一處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貴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