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軀報國的成語故事
![捐軀報國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1152.png)
拼音juān qū bào guó
基本解釋捐軀:舍棄生命。犧牲自己的生命;來報效國家。
出處《元史 王戢傳》:“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軀報國,今既僨軍,得 為幸!”
捐軀報國的典故
金章宗時期,元帥高琪推薦王戢任副統軍,鎮守涿鹿關,元太祖成吉思汗率軍南下,在涿鹿激戰三天,終于抓住了王戢。王戢昂然說自己深受金主恩惠,發誓捐軀報國,為主殉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。成吉思汗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放了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捐軀報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疚心疾首 | 唐 崔鍔《內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》:“以嗣子奉命雞林,三歲然復,疚心疾首,亦時禮念,冥期佑助。” |
隔靴搔癢 |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》:“曰:‘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?’師曰:‘隔靴搔癢。’” 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乎!’” |
日日夜夜 | 洪深《青龍潭》第二幕:“這里,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,車的暈倒在水車上。” |
論黃數白 | 明·丘濬《投筆記·投筆空回》:“笑弩駘言不遜,論黃數白不堪聽。” |
長命富貴 | 《舊唐書 姚崇傳》:“經云:‘求長命得長命,求富貴得富貴。’” |
當機立斷 |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機立斷。” |
舉善薦賢 |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二十回:“舉善薦賢,乃美事也;卿何薦人于朝,即自焚其奏稿,不令人知耶?” |
安于現狀 |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。”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人向什么處立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