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作之合的成語故事
![天作之合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417.png)
拼音tiān zuò zhī hé
基本解釋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
出處《詩經 大雅 大明》:“文王初載,天作之合。”
天作之合的典故
西周初年,周武王聯合西部八個諸侯,興兵討伐荒淫暴虐的商紂王,經牧野決戰,一舉滅了商朝,建立周朝,定都鎬京,貴族統治者為了宣揚自己的功德,用詩歌記敘一系列建功立業的大事。《大明》就是這樣一部史詩,其中講到周文王的天作之合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天作之合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痛不欲生 | 宋 呂大鈞《吊說》:“其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 |
以文亂法 |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。” 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舊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廣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經緯天下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普施明法,經緯天下,永為儀則。” |
取而代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秦始皇帝游會稽,渡浙江,梁與籍俱觀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 |
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| 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?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