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氣揚揚的成語故事
![意氣揚揚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4393.png)
拼音yì qì yáng yáng
基本解釋意氣:意志;氣概;揚揚:得意昂揚的樣子。形容十分得意或氣概高昂的樣子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管晏列傳》:“擁大蓋,策駟馬,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。”
意氣揚揚的典故
春秋時期,齊國宰相晏嬰乘車外出,他在車上溫良謙恭,而他的車夫揮動鞭子策馬而行,意氣揚揚,甚為自得。車夫的妻子瞧見后回家勸車夫不要那樣揚揚自得、仗勢自侍。車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態度,晏嬰認為他是可塑之才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意氣揚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?!?/td> |
時易世變 | 晉 魯褒《錢神論》:“當今之急,何用清談?時易世變,古今異俗?!?/td> |
半路出家 | 《京本通俗小說 錯 崔寧》:“先前讀書,后來看看不濟,卻去改業做生意。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?!?/td> |
歸馬放牛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?!?/td> |
表里如一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顏淵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實要著實。”宋 朱熹集注:“以忠,則表里如一?!?/td> |
目眩心花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,驚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體?!?/td> |
經緯天地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,經緯天地曰文?!?/td> |
穢德垢行 | 宋 葉適《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》:“中材解體,銷聲滅影,穢德垢行,以避此名?!?/td> |
不開口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別跟我裝蒜了, 不開口。打開天窗說亮話,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