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鰲客的成語故事
拼音diào áo kè
基本解釋釣:釣鉤;鰲:傳說海中的大龜。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
出處戰(zhàn)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一釣而連六鰲。”
釣鰲客的典故
傳說古代渤海東面有五座山,常隨波濤浮動。上帝命15只巨鰲用頭頂著,山才固定不動。龍伯國有一個人由于出門要經過這五座山,覺得十分不方便,得知其是用鰲頭頂著,就用魚餌將這鰲釣起,一連釣了六只鰲,于是這兩座山就沉入大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釣鰲客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革風易俗 | |
條條大路通羅馬 |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,就打斷了她的話,說:‘條條大路通羅馬。’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來去無蹤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。” |
暈頭轉向 |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 |
雞取卵 | 希臘《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》:一個蠢人想 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,從而一下子發(fā)大財,結果卻一無所得 |
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可見元宵之夜,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?shù)模灰欢恪!?/td>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列風淫雨 |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:“《尚書大傳》有‘別風淮雨’,《帝王世紀》云‘列風淫雨’;‘別’、‘列’、‘淮’、‘淫’,字似潛移;‘淫’‘列’義當而不奇,‘淮’‘別’理乖而新異。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