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所不容的成語故事
![無所不容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5003.png)
拼音wú suǒ bù róng
基本解釋沒有什么不能容納。極言其寬廣。
出處《魏書》:“朕于天下無所不容,而況植乎?”
無所不容的典故
三國時期,魏文帝曹丕十分嫉妒他弟弟曹植的才華,擔心他會造反,于是讓他出京去自己的封地,同時派監國謁者監視他的一舉一動。一次監國謁者誣陷曹植。曹丕迫于太后的壓力,只好降他為安鄉侯,標榜自己對天下無所不容,何況是骨肉兄弟呢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無所不容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名重一時 |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。” |
不三不四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五卷:“可見元宵之夜,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,不一而足。”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。” |
貧賤不能移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
春冰虎尾 | 《尚書·君牙》:“心之憂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|
融會貫通 |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 學三》:“舉一而三反,聞一而知十,乃學者用功之深,窮理之熟,然后能融會貫通,以至于此。” |
峨峨洋洋 | 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