霓裳羽衣的成語故事
拼音ní cháng yǔ yī
基本解釋以云霓為裳,以羽毛作衣。形容女子的裝束美麗。
出處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:“輕攏慢捻抹復挑,初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。”
霓裳羽衣的典故
唐朝時期,唐玄宗中秋節在皇宮與方士羅公遠欣賞月景,方士取出拐杖拋向天空,頓時化作巍峨華麗的廣寒宮。他們立即進入廣寒宮,見仙女們翩翩起舞,伴著幽雅的仙樂。唐玄宗暗中記下樂曲回來后讓樂師作成《霓裳羽衣》,楊貴妃也扮仙女跳舞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霓裳羽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輕歌曼舞 | 《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》:“助人間才子佳人興,輕歌慢舞,任星移斗橫。” |
一絲不茍 |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訪知,見世叔一絲不茍,升遷就在指日。”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。” |
棟梁之材 | 南朝 梁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庾子嵩目和嶠,森森如千丈松,雖磊砢有節目,施之大廈,有棟梁之用。” |
鬼爛神焦 | 唐 韓愈《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截然高周燒四垣,神焦鬼爛無逃門。”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。” |
大失所望 |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 |
萬馬奔騰 | 宋 劉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盡意無盡,萬馬奔騰山作陣。” |
慷慨悲歌 | 晉 陶潛《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》:“慷慨獨悲歌,鐘期信為賢。”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