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邪歸正的成語故事
![舍邪歸正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6180.png)
拼音shě xié guī zhèng
基本解釋舍:放棄;邪:不正當,不正派;歸:回到。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,不再做壞事。
出處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·五祖》:“友離累劫,誠哉不虛;今可舍邪歸正,以入佛乘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舍邪歸正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舍邪歸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禍亂滔天 | 《晉書·惠帝紀》:“禍亂滔天,奸逆仍起,至乃幽廢重宮,宗廟紀絕。” |
苦中作樂 | 宋 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輩可謂忙里偷閑,苦中作樂。’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。” |
余波未平 | |
八荒之外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雖遠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內,來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視微知著 |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古色古香 | 宋 陸游《小室》:“窗幾窮幽致,圖書發古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