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中釘的成語故事
拼音yǎn zhōng dīng
基本解釋比喻心中最厭惡、最痛恨的人。
出處《新五代史·趙在禮傳》:“在禮在宋州,人尤苦之。已而罷去,宋人喜而相謂曰:‘眼中拔釘,豈不樂哉?’”
眼中釘的典故
五代時趙在禮曾任宋州(今河南商丘)節度使。他貪贓枉法,魚肉百姓。宋州百姓受盡欺壓,十分痛恨他。當他被罷免時,宋州人奔走相告,相互祝賀說:“眼中拔了顆釘子,真高興啊!”不料不久他又官復原職,因他懷恨在心,對轄區的所有人,每人征收一千錢,稱為‘拔釘錢’。宋州百姓又生活在水深火熱中。
唐朝時幽州節度使張弘靖帶軍不嚴。部將韋雍、張宗厚虐待士兵,又嗜好飲酒。常常喝到半夜才散。回去時前呼后擁,任意辱罵和驅趕街上的行人。遇到韋雍、張宗厚不高興時,責罵士兵是“反賊”。
有一次,韋雍羞辱士兵說:“現在天下太平,你們能拉開二石的硬弓,還不如認識一個‘丁’字。”后來,朝廷送來一百萬貫錢犒賞士兵,張弘靖從中克扣了二十萬,只拿出八十萬分給大家。士兵們和百姓終于一齊拿起武器, 了韋雍和張宗厚。軟禁了張弘靖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眼中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離心離德 | 《尚書 泰誓中》:“受有億兆夷人,離心離德;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低聲下氣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5回:“這里只苦了襲人,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。” |
兒女情多 | 唐 盧照鄰《五悲文 悲窮通》:“項羽帳中之飲,荊卿易水之歌,何壯夫之懦節,伊兒女之情多。” |
狼號鬼哭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8回:“況且寶玉才好了些,連我們也不敢說話,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!” |
浪跡江湖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。” |
超俗絕世 | 漢·趙壹《非草書》:“夫杜崔張之,皆有超俗絕世之才,博學余暇游手于斯。” |
力小任重 |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”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鍥而不舍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”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