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安視膳的成語故事
![問安視膳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7872.png)
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
基本解釋每日必問安,每餐必在左。指古代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禮。
出處《禮記·文王世子》:“文王之為世子,朝于王季日三。雞初鳴而衣服,至于寢門外,問內豎之御者曰:‘今日安否何如?’……食上,必在視寒暖之節,食下,問所膳。”
問安視膳的典故
商朝末年,周文王為世子時,他特別孝順父母,每天三次去陪侍父母,早晨公雞剛打鳴就穿好衣服到父母的寢門外,問侍從昨日父母的就寢情況,然后陪父母早餐,在席間他問父母寒暖情況,飯后問飲食情況。他堪稱孝順父母的楷模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問安視膳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焦頭爛額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》:“令論功而清賓,曲突徙薪亡恩澤,焦頭爛額為上客耶?” |
見多識廣 |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還是大家寶眷,見多識廣,比男子漢眼力,到勝十倍。” |
多謀善慮 | 清·李漁《凰求鳳·畫策》:“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,何不替我籌度一番,行了這個方便也好。” |
陌路相逢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。” |
屈指一算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過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慌里慌張 |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》:“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,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 |
苦口之藥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吳志·孫奮傳》:“夫良藥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達者能受之。” |
必由之路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義者行事之宜,謂認路,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,而不可須臾舍矣。” |
花言巧語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