握手言歡的成語故事
![握手言歡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8560.png)
拼音wò shǒu yán huān
基本解釋握手談笑。多形容發生不和,以后又和好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李通傳》:“及相見,共語移日,握手極歡。”
握手言歡的典故
王莽末年,南陽動亂,李通與堂弟李軼商量只有投奔劉秀才有出息,于是就去拜訪劉秀。李通侃侃而談,智謀出眾,劉秀目光遠大,知人善任,兩人相見恨晚,十分愉快地握手告別。幾年后李通與劉秀在棘陽縣相遇,共同擊破南陽郡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握手言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身之處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40回:“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,可乘此機會,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 |
識文斷字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8回:“當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?別掄葷,看人家笑話。” |
全科人兒 | |
節用裕民 |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。” |
夢幻泡影 | 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》: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、幻、泡、影,如露,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” |
匡亂反正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禮廢樂崩,追修經術,以達王道,匡亂世反之于正。” |
照葫蘆畫瓢 |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延訪》:“謙受益,滿招損。” |
東扶西倒 |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 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