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筵難再的成語故事
![盛筵難再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9398.png)
拼音shèng yán nán zài
基本解釋比喻良機不易重逢。
出處唐 王勃《滕王閣詩序》:“勝地不常,盛筵難再。”
盛筵難再的典故
唐朝時期,“初唐四杰”的王勃因為他的《檄英王雞》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,他到交趾探望父親,路經洪州,恰好是重陽節,洪州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,吟詩作樂,場面非常壯觀。王勃起興作《滕王閣詩序》“勝地不常,盛筵難再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盛筵難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眾多非一 | 漢 王充《論衡 別通》:“孔子道美,故譬以宗廟,眾多非一,故喻以百官。” |
黃臺之瓜 | 《新唐書·承天皇帝倓傳》:“賢終日憂惕,每侍上,不敢有言,乃作樂章,使工歌之。其言曰:‘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猶云可,四摘抱蔓歸。’” |
色飛眉舞 | 清·楊復吉《夢闌瑣筆·蔡濤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塢,忽聞清音,令人色飛眉舞。’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時至運來 | 南朝 宋 顏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時至運來,當在三五。” |
飽食暖衣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人之有道也,飽食暖衣,逸居而無教,則近于禽獸。” |
粗制濫造 | 魯迅《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》:“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,因此也無須‘粗制濫造’。” |
吳頭楚尾 | 宋·王象之《輿地紀勝》:“《職方乘序》:‘吳頭楚尾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