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余辜的成語故事
拼音sǐ yǒu yú gū
基本解釋辜:罪惡。形容罪大惡極;即使處 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路溫舒傳》:“蓋奏當之成,雖咎繇聽之,猶以為 有余辜?!?/p>
西漢時期路溫舒對法律十分精通,對當時的律令不滿。漢宣帝即位后,他上書《尚德緩刑書》,援引歷史上的一系列冤獄,加上當時獄卒屈打成招的現象十分普遍,就是清官斷案也會認為是 有余辜的。漢宣帝覺得很有道理就施行仁政。
有余辜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 有余辜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為隋臣,不能匡救君惡,致被逆賊所弒,不能報仇,而事別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 |
要面子 |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,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?!?/td>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說一不二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群龍無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?!?/td> |
咄咄逼人 | 晉 衛鑠《與釋某書》:“衛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學衛真書,咄咄逼人?!?/td>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認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的?!?/td>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