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通達的成語故事
拼音bó wù tōng dá
基本解釋博物:能辨別許多事物;通達:明白人情事理。形容學識淵博,通曉事理。
出處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公孫列東王楊蔡陳鄭傳贊》:“雖非正法,巨儒宿學,不能自解,博物通達之士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博物通達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博物通達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苦盡甘來 | 元 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四折:“受徹了牢獄災,今日個苦盡甘來。” |
快馬加鞭 | 明 徐姬《 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馬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。” |
習非成是 | 西漢 揚雄《法言 學行》:“習乎習,以習非之勝是,況習是之勝非乎?” |
溝滿壕平 |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溝滿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氣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暴發戶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書,咱伺候過多少,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,在咱面上混充老爺!” |
意氣風發 | 三國 魏 曹植《魏德論》:“武皇之興也,以道凌殘,義氣風發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無時無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,無時無刻不在心上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繁文縟節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