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刀闊斧的成語故事
![大刀闊斧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12.png)
拼音dà dāo kuò fǔ
基本解釋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。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; 氣騰騰;充滿戰斗氣氛。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7回:“搖旗吶喊,擂鼓鳴鑼,大刀闊斧, 奔祝家莊來。”
大刀闊斧的典故
梁山泊好漢晁蓋帶領17個頭領從法場上救下宋江后到白龍廟聚會,放哨的人跑來報告官軍大刀闊斧地 奔祝家莊來。李逵提起雙斧就去迎戰。晁蓋等率眾 得官軍尸橫遍野、血流成河,直逼江州城下,好漢們才回梁山泊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大刀闊斧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臣既已受命為將,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 |
白費心機 | 清·唐蕓洲《七劍十三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費心機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詩經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溝滿壕平 |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溝滿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氣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荒淫無恥 | 徐遲《狂歡之夜》: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,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,丑態百出的,傷天害理的,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。”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 |
膽如斗大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姜維傳》:“維妻子皆伏誅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維 時見剖,膽如斗大。”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。” |
繁文縟節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
慌里慌張 |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》:“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,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