沾沾自喜的成語故事
![沾沾自喜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63.png)
拼音zhān zhān zì xǐ
基本解釋沾沾:輕浮的;自鳴得意的樣子。形容自滿得意的樣子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,多易。”
沾沾自喜的典故
西漢漢武帝的母親竇太后排擠竇嬰,竇嬰稱病回家。吳、楚七國叛亂,漢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去平定叛亂。竇嬰對皇帝所賜的金銀很不在意,平定叛亂后,竇嬰被封為魏其侯。竇太后改變陳見想讓他出任丞相,漢景帝認為他在沾沾自喜就作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沾沾自喜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喜笑顏開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兩日,方到常山,徑入府中,拜謁顏太守。故人相見,喜笑顏開。” |
同病相憐 |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 |
反求諸己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發,發而不中,不怨勝己者,反求諸己而已矣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 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群龍無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。” |
學而不厭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
化鴟為鳳 |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