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為子隱的成語故事
![父為子隱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8167.png)
拼音fù wéi zǐ yǐn
基本解釋父親為兒子隱藏劣跡。
出處《論語·子路》: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
父為子隱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,在葉邑停留時,葉公府中的一只羊跑進孔子的住地,被弟子曾點燒了吃。曾點的兒子曾參把這事報告給孔子,孔子知道曾參處于忠孝兩難的地步,于是答應同葉公說,孔子感慨:“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父為子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反哺之私 | 晉 成公綏《烏賦》:“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。” |
超俗絕世 | 漢·趙壹《非草書》:“夫杜崔張之,皆有超俗絕世之才,博學余暇游手于斯。” |
狐 首丘 | 戰(zhàn)國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鳥飛反故鄉(xiāng)兮,狐 必首丘。” |
勢力之交 |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張耳陳余傳贊》:“勢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 |
褒善貶惡 | 宋 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頭褒善貶惡,使善人貴、惡人賤,善人生、惡人 ,須是由我始得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牛口之下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。”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時易世變 | 晉 魯褒《錢神論》:“當今之急,何用清談?時易世變,古今異俗。” |
化鴟為鳳 | 語出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萬馬奔騰 | 宋 劉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盡意無盡,萬馬奔騰山作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