懲一警百的成語故事
![懲一警百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0179.png)
拼音chéng yī jǐng bǎi
基本解釋警:警戒,也做“儆”。懲罰一個人以警戒多數(shù)人。
出處語本《漢書 尹翁歸傳》:“翁歸治東海明察……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懼改行自新。”《庸庵筆記 威豐季年三奸伏誅》:“用特懲一儆百,期于力振頹靡。”
懲一警百的典故
西漢時期,河?xùn)|太守田延年巡視霍光的家鄉(xiāng)平陽發(fā)現(xiàn)市場吏尹翁歸是個難得的人才,于是奏請皇上任命他為東海太守。東海是一個強(qiáng)盜橫行的地方,尹翁歸決定采取 一儆百的辦法,逮捕處決當(dāng)?shù)睾缽?qiáng)許仲孫,于是東海變得安定起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懲一警百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初出茅廬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,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。” |
不可勝舉 |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。” |
狐群狗黨 | 元 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劉鋤項,逐著那狐群狗黨,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(dāng)王!” |
縱橫開合 | 柯靈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這些文學(xué)的核心是迫切的現(xiàn)實感,而筆鋒所至,縱橫開合,娓娓而談,從歷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。” |
結(jié)黨營私 |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黨營私,孤負(fù)任使。” |
拭目以待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朝廷舊臣,山林隱士,無不拭目以待。” |
仁義道德 |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孰從而聽之。”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漚沫槿艷 | 《太平廣記》第351卷:“某非獵食者,哀君情切,因來奉救。漚沫槿艷,不必多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