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齏塊粥的成語故事
拼音duàn jī kuài zhōu
基本解釋見“斷齏畫粥”。
出處清·馮桂芬《潘紱庭京卿五十壽序》:“少陵秋風茅屋,而有廣廈萬間之愿;希文斷齏塊粥,而有先憂后樂之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斷齏塊粥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斷齏塊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《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祭供恩人》:“嚇還不算,還逼著人‘逃難’。弄得村上雞飛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元·無名氏《隋何賺風魔蒯徹》第三折:“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,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。” |
懸而未決 |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。”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篤近舉遠 |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漏洞百出 | 姚雪垠《<歧路燈>序》:“我們從《歧路燈》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種世俗人物,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 |
辭簡意足 | 元·白珽《湛園靜語·葉水心》:“如此數(shù)卷,辭簡意足,一坐駭然。” |
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
土木形骸 | 《晉書 嵇康傳》:“身長七尺八寸,美詞氣,有風儀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