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識抬舉的成語故事
拼音bù shí tái jǔ
基本解釋識:知道;抬舉:稱贊;提拔。不懂得或不珍視別人對自己的好意。也作“不受抬舉”。
出處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64回:“這和尚好不識抬舉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不識抬舉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識抬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放牛歸馬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百川歸海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氾論訓》:“百川異源,而皆歸于海;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。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手锏 |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 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。” |
揮霍無度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2回:“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,不敢交與他。”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腫臉充胖子,你還知道羞恥不?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趕盡 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 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不卑不亢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須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