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昌流麗的成語故事
拼音guāng chāng liú lì
基本解釋光昌:光明昌大。流麗:流暢而華麗,常用以形容詩文和書法。“光昌流麗”成語的含義有二個:①形容工作順利發展,事業昌盛,形勢大好。②形容文筆流暢華美。
光昌流麗的典故
1961年毛澤東修改何其芳為《不怕鬼的故事》(人民文學出版社)寫的序言時增加了一段著名的話:“難道我們越怕鬼,鬼就越喜歡我們,發出慈悲心,不害我們,而我們的事業就會忽然變得順利起來,一切光昌流麗,春暖花開了嗎?”“光昌”和“流麗”各有所本,作為一個成語是毛澤東的創造。該成語的含義有二:①形容工作順利發展,事業昌盛,形勢大好。②形容文筆流暢華美。
《文學評論》2003 年第1期發表了朱寨先生的《風風雨雨五十年》,介紹了這個新成語產生時的情況。朱文說:“毛澤東同志在修改他(指何其芳)起草的《不怕鬼的故事》序言時,用了比較少見的‘光昌流麗’形容詞,他不熟悉,不便請示毛主席本人,便在電話里請教俞平伯先生。俞平伯先生不但認可,而且舉例說明前人也有這樣的用詞,他心里方才踏實。這是何其芳同志自己說出來說明自己知識的欠缺,同時說明毛澤東同志的博學。”
俞先生舉的什么例句,朱先生文中未言。俞先生是個大學者,青年時期即博聞強記。既言“舉例說明”,在電話中應當告知過何其芳例句。何其芳是早年北大學生,時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,亦為飽學之士,他沒見過“光昌流麗”一詞,可見該詞之冷僻。我讀書甚少,多年來,我查遍了我所能找得到的辭書,也多次上網查詢,都未能找到結果。沒有見人言及毛澤東所用的這一成語所本何處,也沒有找到一個資料,有比毛澤東此時此處更早的書證。所有成語詞典更未見收錄,所以我斗膽收進了自己的《新成語小辭典》,斷言“是毛澤東的創造”,仍然不夠嚴謹。
“前人也有這樣的用詞”可不可以寬泛地理解,就是前人是將“光昌”和“流麗”分開來用的,而毛把它們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短語。這種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吧?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可算是“文壇逸事”,而且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,后來正進入國人對毛個人崇拜熾熱階段,《不怕鬼的故事》在一段時期名聲大熾,曾經選入中小學教材。在這種背景下,一定有很多學人考證過這個短語的來歷,何以沒有一個人提及這個“前人”到底是誰,這個“用詞”的例子究為何句?這是否又是一個斯芬克斯之謎?
在《新成語小辭典》中還提到,據陳晉《新人賦》中稱,1965年毛澤東在南昌專門寫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,來考證王勃在南昌寫作《滕王閣序》時的年齡,稱道他不僅“高才博學”,而且“為文光昌流麗”。后來在《毛澤東的讀書生活》(三聯書店)中讀到,逄先知在書中作了較詳細的引述。他說,毛澤東在讀《初唐四杰集》一書時寫的一段批語中說道:“這個人(王勃)高才博學,為文光昌流麗,反映當時封建盛時的社會動態,很可以讀。這個人一生倒霉,到處受懲,在虢州幾乎 掉一條命。所以他的為文,光昌流麗之外,還有牢騷滿腹一方。”毛澤東不僅在不同文章中多次使用,而且在同一篇文章中一再使用,足見其對這個成語確有個人的偏好,也符合他的浪漫豪放之個性。如果學術界一直未能對毛之前的始創者有確鑿的發現,那么,“光昌流麗”的“知識產權”只好暫時記在偉人名下。
“流麗”、“光昌”各有所本是有案可稽的。《辭源》收錄了“流麗”一詞,釋義為:流暢而華麗。常用以形容詩文和書法。舉例有: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》:“至于子美……掩顏(延之)謝(靈運)之孤獨,雜徐(陵)庾(信)之流麗。” 宋蘇軾《和子由論書》:“端莊雜流麗,剛健含婀娜。”另,現代周作人有文:“仿佛是鴨兒梨的樣子,流麗清脆,在白話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歐化種種成分,使引車賣漿之徒的話進而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文章。”(《志摩紀念》)“光昌”一詞,臺灣《國語辭典》收錄了,其釋文為:光明昌大。《文史通義·外篇二·墓銘辨例》:“其事本為變古,而光昌博大,轉為后世宗師。”《漢語詞典》收錄了“光昌”一詞,解釋是:1、顯揚昌盛。2、明朗;開朗。現代有趙載文(1866-1943)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為南京莫愁湖寫的對聯:“慶黨治光昌,撫檻高歌革命曲。”又有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春縣魁星巖介紹稱:魁星巖,古稱詹巖,取“文曲華世”、“光昌文運”之意而名。”云南騰沖縣著名僑鄉和順鎮有“士和民順,文治光昌”的牌坊。
近幾年,“光昌流麗”一語的用例有逐漸增多的趨勢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光昌流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干城之將 | 《詩經·周南·兔罝》:“糾糾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叢子·居衛》:“今君處戰國之世,選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,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。” |
經史子集 | 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:“兩都各聚書四部,以甲乙丙丁為次,列經史子集四庫。” |
鋪張浪費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》:“要勤儉建國,反對鋪張浪費,提倡艱苦樸素,同甘共苦。” |
亦復如是 |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尤悔》:“劉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撫御,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,其逃散而去,亦復如此。所以卒無所建。”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有膽有識 |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四十回:“金羽妹子,絕世聰明,有膽有識,今年也是七歲,可憐有才無命。” |
清清楚楚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6回:“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,弱不勝衣,故憨憨的只管貪看。” |
暮史朝經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。” |
妻兒老小 | 明 梁辰魚《浣紗記 見王》:“你一向遠出,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。” |
分路揚鑣 | 北齊 魏收《魏書 拓跋志傳》:“洛陽我之豐沛,自應分路揚鑣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