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生聚的成語故事
拼音shí nián shēng jù
基本解釋比喻培養實力,為報仇雪恥作長期的準備。
出處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元年》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訓,二十年之外,吳其為沼乎!”
十年生聚的典故
春秋時期,吳越兩國交戰,吳王夫差活捉了越王勾踐,讓勾踐到吳國為奴,勾踐給吳王進貢美女西施。自己則臥薪嘗膽,采用文種的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”的策略,增加人口,聚積財物,同時勾踐還積極發展農業與軍事,一舉攻占吳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十年生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短褐不全 | 唐·盧照鄰《對蜀父老問》:“藜羹不厭,短褐不全,庸非貧賤乎?” |
揚眉吐氣 | 唐 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何惜階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揚眉吐氣,激昂青云耶?” |
狐群狗黨 | 元 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劉鋤項,逐著那狐群狗黨,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!” |
有兩下子 | 歐陽山《三家巷》:“蔣介石這個角色還是有兩下子的。” |
一錢太守 | 清·李漁《無聲戲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個知府,做官極其清正,有一錢太守之名。”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窮鄉僻壤 | 宋 曾鞏《敘盜》:“窮鄉僻壤、大川長谷之間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錢,無告糴之所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風流才子 | 唐 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清潤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風流才子多春思,腸斷蕭娘一紙書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