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蔌山肴的成語故事
拼音yě sù shān yáo
基本解釋肴:熟的魚肉;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
出處宋·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野蔌山肴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野蔌山肴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縈愁緒以回腸,蔓牽瓜落;拭淚珠而洗面,藕斷絲長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群龍無首 |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見群龍,無首,吉。” |
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
萬無一失 |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孔老覽觀,孟子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語重心長 | 清 洛日生《海國英雄記 回唐》:“嘆別離苦況,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。”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” |
漫不經心 | 明 朱國楨《涌幢小品 存問》:“近見使者至城外,僅主家周旋,有司漫不經心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