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門納婿的成語故事
拼音zhāo mén nà xù
基本解釋招門:招進(jìn)門。舊時(shí)男子家貧,女家無子,招以為婿。
出處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劉老頭兒大概是看上了祥子,而想給虎妞弄個(gè)招門納婿的‘小人’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招門納婿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招門納婿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貧如洗 | 元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楔子:“小生一貧如洗,流落在這楚州居住。” |
斗筲之人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” |
以文亂法 |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。” |
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于桐處仁遷義。” |
自我批評(píng) | 鄧小平《在北方局黨校整風(fēng)動(dòng)員會(huì)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(píng)的精神,還要有批評(píng)的精神。” |
過五關(guān), 六將 | |
壞法亂紀(jì)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(yùn)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(jì)。” |
皮開肉綻 |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二十:“上無片瓦,下無卓錐,學(xué)人向什么處立?” |
目不轉(zhuǎn)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(zhuǎn)睛,膝不移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