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貽伊戚的成語故事
![自貽伊戚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9614.png)
拼音zì yí yī qī
基本解釋貽:遺留;伊:此;戚:憂愁,悲哀。比喻自尋煩惱,自招憂患。
出處《詩經 小雅 小明》:“心之憂矣,自詒伊戚?!?/p>
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有一首詩描寫一個因公外出辦事的官員戀家的故事:他在二月份被派往西方處理政事,在遙遠的地方心里老是惦記家鄉的親人,從播種時節一直忙到收獲季節還不能回家,心里堆積著無限的煩惱。
自貽伊戚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自貽伊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寸進尺退 |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不敢進寸而退尺。” 唐·韓愈《上兵部李侍郎書》:“寸進尺退,卒無所成?!?/td> |
空空蕩蕩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蕩蕩,冷冷清清。” |
志滿意得 |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書》:“當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。” |
繁文縟節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,則一歲可以再郊?!?/td> |
反治其身 | |
多情善感 | 唐·陸龜蒙《自遣詩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難忘,只有風流共古長?!?/td> |
觸目皆是 |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?!?/td> |
永垂不朽 | 《魏書 高祖紀下》:“雖不足綱范萬度,永垂不朽,且可釋滯目前,厘整時務?!?/td> |
主明臣直 | 明·張居正《帝鑒圖說》上篇:“妾聞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?!?/td> |
扶搖直上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逍遙游》:“鵬之徙于南冥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