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為善的成語故事
![與人為善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964.png)
拼音yǔ rén wéi shàn
基本解釋與:贊成;為:做;善:好;好事。原指贊成人學好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取諸人以為善,是與人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?!?/p>
戰國時期,孟子給學生上課經常拿子路的例子來教育他們:“子路十分虛心聽取別人指出他的毛病與不足,然后加以改正。從歷史上看,凡是君子都是吸取別人的優點、長處,自己來實行善事。如舜、禹等都是如此。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與人為善?!?/p>
與人為善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與人為善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正之風 | 晉 葛洪《抱樸子 辯問》:“移不正之風,易流遁之俗?!?/td> |
用智鋪謀 | 明·無名氏《暗度陳倉》第二折:“韓元帥率領軍卒,驅將校用智鋪謀?!?/td>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。”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——隊長,你就決定吧。” |
語不驚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 不休。” |
結駟連騎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貢相衛,而結駟連騎,排藜藿入窮閻,過謝原憲?!?/td> |
偶一為之 | 宋 歐陽修《縱囚論》:“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可偶一為之爾。” |
將伯之呼 | 清·嚴復《浮生六記》第三卷:“余欲再至靖江,作將伯之呼?!?/td> |
勝友如云 |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十旬休暇,勝友如云。千里逢迎,高朋滿座?!?/td> |